【沒有學術發表成績,要拿什麼演講?】
大約一年前,參加了醫學生涯的首場國際學術會議。回來以後,種種細節在心裡反覆迴盪。
興沖沖報名《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》,才開始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:沒有學術發表成績,要拿什麼上去講?
左思右想,總算想到一個可以結合自身經驗和臨床專業的題目:疫苗。
擔任實習醫師時,因為得了水痘,被關在隔離病房一個禮拜。其實對實習醫師來說,病房的日子雖然不自由但相對輕鬆,身上的水痘也因為及早服用抗病毒藥,很快得到控制,所以那幾天倒也不特別痛苦。
但我仍非常懊悔,因為我知道有一天老了、病了,可能會長出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,而這些如果我早點接種水痘疫苗,根本不會發生。
【演講王準備秘訣】
決定主題後,我準備的過程依序是搜集資料、擬定架構、繪圖、做投影片、寫講稿、朗讀、精簡、背誦、再精簡、錄影練習與實地預演。
繪圖和做投影片原本就是我熱衷的,因此進行得很開心,就像養小孩一樣看著作品逐漸完備成熟。先前在新思惟學到的科學圖表與簡報製作技巧,也一一派上用場。
【每一份建議都是成長的養分】
感謝當天每一位學員給予的建議,雖然來不及一一拍照上傳,但都是成長的珍貴養份。也再次感謝新思惟,整理出許多務實的經驗和建議,給許多夥伴很棒的指引,乘著夢想,飛向更大的世界。
【協助您第一次站上國際舞台,就綻放光芒!】
走過中國、亞洲、歐洲、美國的陳沂名醫師,到底為什麼邀約不斷?除了獨特的專業外,他講的,大家聽得懂,他做的,大家看得懂,他說的,總是給台下的所有觀眾啟發,這才是重點。
看遍許多失敗的演講者,到底大家失敗在哪?哪些是錯誤觀念但其實大家都不自覺。在被數百個活動邀請後,陳沂名醫師歸納自己,被指名邀請的根本原因,並與你分享,該如何複製這些關鍵重點?
感到疑惑嗎?放心,所有的疑惑,《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》,一次解開。
--
11/26 最新課程,接受報名中!
http://meca2016.innovarad.tw/event/